重庆医科大学(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)2025年招聘博士后公告


温馨提示:1、手机浏览器识别二维码下载:助考之星APP,内含精选题库+考点解析+历年真题+冲刺密卷等多模块。随时随地学习,省时省力备考。2、微信关注“两江人才”微信公众号,获取最新考试资讯和海量真题模拟题库。
复制微信号
一、实验室简介
01概括
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(以下简称“实验室”)于2020年3月由科技部、重庆市政府联合发文批建。实验室定位于医工交叉的超声应用基础研究。面向“健康中国”国家战略和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重大需求,围绕强声学与声学效应、多模态影像监控与智能精准治疗、超声治疗临床研究与大数据开展前沿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,提出原创性新概念、新原理和新方法,拓宽在声学物理、超声生物学、组织内声源等方面的认知疆域,支撑极端声学条件和脑科学研究科学仪器原始创新、重大疾病高端医疗装备研制,推动微无创医学发展,以期让全球千万患者获益,打造成为该领域科技创新的国际策源地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。
02科学研究
实验室在国际上首次提出“生物学焦域”“能效因子”“声环境”和“改变声环境”概念,创建了聚焦超声治疗基础理论。攻克体外聚焦超声消融等关键技术,研制出首台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大型医疗设备“海扶刀”,完成12种疾病全球首例治疗,制定标准13项。设备已进入47个国家和地区,累计治疗良恶性肿瘤32万例、非肿瘤疾病200万例。
实验室获批各类科研项目160余项,牵头承担2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(部门推荐),是唯一在医学装备领域两次获批该类项目的团队;出版专著13部;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、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。
03人才队伍
实验室现有600余人产学研用团队,包括国家级人才13人、国家级青年人才12人、省部级人才40人,是教育部首批"生物医学超声"创新团队,已形成以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为学术带头人、青年拔尖人才为研究骨干的一批医工交叉融合的人才队伍。在读研究生340余人。
04研究条件
实验室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条件,拥有高能声学、超声生物学效应、影像监控、换能器制造、远程医疗中心、真实世界数据平台等6个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平台,建立了医疗装备“基础理论-技术创新-产品研制-临床评价-示范应用-反馈改进-水平提升-培训支持-辐射推广”创新体系,已成为我国超声医学工程领域科学技术研究。高层次人才培育与汇聚、学术交流与合作最重要的基地。
二、全职博士后申请条件
▶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,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(含35岁),身体健康。
▶获得博士学位,且获得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。
▶在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获得博士学位,博士学位所属学科为业内公认的世界一流学科,或博士生导师为国际公认的一流专家,或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潜力,从事国际前沿领域研究。
▶人事关系与档案须转到学校管理。
三、全职博士后待遇
1、全职博士后在站期内,实行年薪制。全职博士后A岗:30万-38万/年,普通全职博士后:23万/年。
2、学校提供科研启动金:10万。
3、校本部独立招收的全职博士后可申请精装房一套(一房一厅以上,配备基本家具,可拎包入住)。
4、师资博士后A岗出站进编后,可享受安家费10万元。
5、全职博士后在站期间,满足相关条件可申请升岗为师资博士后A岗和站中进编。
6、全职博士后可按学校相关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享受科研奖励,师资博士后A岗按人才聘用合同约定的科研奖励执行。参照事业编制人员享受学校公费医疗待遇、职工餐、工会福利。
7、可参照相关规定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。
8、全职博士后可按相关规定享有学校公共资源服务。
四、叠加项目资助
获批各类博士后资助项目者,除享受基础年薪外,叠加享受上级部门项目资助经费,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项目:
1、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A档(即国家“博新计划”),资助标准为每人28万/年,国家资助2年;科研启动金8万元。
2、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B、C档,B档:每人18万/年,C档每人12万/年,国家资助2年。
3、重庆市“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”。重庆市人社局给予每人两年60万元的资助,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,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。(若重庆市调整经费标准,则随之调整)
4、“香江学者计划”。资助经费为每人36万元人民币和43.92万港币(约合36万元人民币),主要用于支付获选人员在港期间的生活开支、住房补贴、医疗保险、科研补助及往返旅费等。
5、“澳门青年学者计划”。资助经费为每人36万元人民币和42万澳门币(约合36万元人民币),要用于获选人员在澳门期间的生活开支、住房补贴、社会保险以及往返旅费等。
6、重庆市博士后国际培养交流计划项目。重庆市人社局资助30万/两年,15万/年。(若重庆市调整经费标准,则随之调整)
五、博士后招收专业
l 生物医学工程(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、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、临床工程技术、康复工程、健康科学与技术)
l 物理学(声学、光学、凝聚态物理、应用物理学、声学、系统科学与工程)
l 电子信息(人工智能、控制工程)
l 化材料科学与工程(材料物理与化学)
l 力学(理论与应用力学、工程力学)
l 医学技术类(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)
l 仪器类(测控技术与仪器、精密仪器、智能感知工程)
l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(流行病与卫生统计、应用统计、卫生经济学)
l 基础医学
l 临床医学
l 生物学(分子生物学、生物化学、细胞生物学、免疫学、微生物学、生物物理学)
六、联系方式
联系人:陈老师、张老师
投递邮箱:524564116@qq.com
联系电话:023-68485020
地址: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
邮编:400016
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。
来源链接: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w19veGWt3iKNx4g3HO-fLg
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资讯请关注:
【高才博士后】网站→https://boshihou.gaoxiaojob.com
【高才博士后】微信公众号→微信号:bshjob

版权声明
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、个人、企业、单位等提供发布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,方便考生查看最新招考动态之目的,如有疑虑,请查看官方网站。本站对发布信息的真实、准确性不负任何职责,如有不真实、不准确或侵权的,请联系删除 邮箱:921767615@qq.com
本站属于公益非盈利性网站,希望得到社会各界企业和个人的理解与支持,本站才能长久正常运营下去,才能更好地为喜欢本站的考友们做好信息服务。
- 上一篇: 重庆大学智能汽车技术学院2025年招聘劳务派遣管理人员启事
- 下一篇:没有了